持有量证明(PoS)和工作量证明(PoW)均是加密数字货币中用于处理交易和创建区块链新区块的共识机制。 共识机制是指分布式数据库中安全验证条目的过程;对加密数字货币来说,这个数据库称为区块链。
我们将在下文详细介绍工作量证明和持有量证明,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。
工作量证明(PoW)
PoW是一种去中心化共识机制。在这种共识机制下,网络中随机分配的参与者通过计算能力来解决数学难题;当将新条目添加至区块链(一种公共分布式账本)时,可通过这些难题证明新条目的真实性。 比特币网络中的PoW最明显。在比特币网络中,矿工通过计算能力来挖掘新币(代币),以及创建新的区块。 由于个人基本无法修改区块链,使用PoW的加密数字货币可在无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,安全地在点对点网络上进行交易。 用户可以通过哈希值检测篡改,哈希值是充当真实PoW实例签名的一长串数字。 每个创建的哈希都存在于一个链中,前后哈希与其独特的数字序列相关联:人工修改哈希不仅需要修改链中其他各个哈希,还需要将此更改分布到整个点对点区块链网络中。 从目前的计算技术来看,人工修改哈希基本不可能实现,这为PoW提供了安全保障。但是,随着网络规模扩大,PoW也变得更加耗能。
持有量证明(PoS)
在PoS这种共识机制下,“验证者”(用户)基于他们可以提供多少币(代币)作为抵押品或股权来验证区块交易。 PoS减少了验证区块和交易所需的计算工作量,从而降低了网络的能源消耗。 最近,以太坊网络将其共识机制从工作量证明更新为持有量证明,这一事件称为“合并”。
PoS随机分配用户(称为验证者)来验证网络上的交易和区块。 虽然是随机选择用户,但抵押更多代币(币)的验证者的中选几率更高。 验证者的奖励是象征性的交易费用,但实际上这需要可用于抵押的代币作为资本;例如,以太坊用户必须至少抵押32个ETH才有机会成为验证者。 随机选够验证者验证区块后,随机分配流程就算完成并且会关闭。 由于攻击PoS的回报和付出不成正比,大家认为PoS不太容易受到网络上的潜在攻击。 实际的PoS机制可能因加密数字货币而异,但有一个共同要求,即授权交易和区块的用户在网络上抵押一定数量的代币(币),以中选为验证者。
主要区别
根据两种共识机制的工作原理,本文列出了PoW和PoS的一些主要区别。
工作量证明(PoW) | 持有量证明(PoS) |
---|---|
矿工创建新区块,挖掘新代币 | 验证者创建新区块 |
用户必须操作计算设备才能成为矿工 | 用户必须拥有代币(币)才能成为验证者 |
点对点去中心化账本提供强大安全保障 | 由激励社区提供安全保障 |
矿工获得区块奖励 | 验证者获得交易费用作为奖励 |
随着网络规模扩大,耗能更高 | 随着网络规模扩大,耗能适度增加 |
结论
虽然PoW和PoS的工作原理不同,但两者的功能相同:创建点对点机制,让去中心化网络公平、安全地处理加密数字货币。 两种共识机制皆有优劣之处,哪种共识机制最好取决于您看重什么,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。 更重要的是,您要明白这些共识机制的工作原理,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。
点击链接了解我们所有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品种的条件。
评论
0 条评论
请登录写评论。